close

出發前稍為查了一下google map,Gordes 和Roussillon位在索格島東邊,空間距離似乎不遠,有公車到達,且兩地是同一路線公車服務,乃計畫住索格島的第二天前往,因此,當我們到達索格島時便先去遊客中心詢問相關交通訊息。因索格島是小地方,不像亞維儂有旅行社安排的短程旅遊可當天參訪周邊景點,再者,我認為出外旅遊除了看景點外,還要能體驗當地生活,所以原則上有公共交通工具可利用的話,原則不參加團遊!

遊客中心的服務人員提醒往Gordes 和Roussillon的交通不是很方便,最好的方式是自行開車前往,但租車不是我們的選項,謝謝她的建議;她告訴我們可在Cavaillon搭乘15.3路線(Ligne 15.3)公車前往,並給了我們一張公車時刻表。

看了公車時刻資料,Ligne 15.3公車班次實在很少Gordes 和Roussillon可能只能擇一參訪,但若很快蜻蜓點水似地逛逛可能有機會都去;那就是我們在Cavaillon搭10:20  Ligne 15.3公車,不到一個小時就可抵達Gordes,晃個一個多小時再趕搭下班公車到Roussillon,最後坐5、6點的公車回Cavaillon;而從索格島有一班9:20 Ligne 13.2公車前往Cavaillon,車程約半小時就到,嗯!就這麼進行!!

第二天我們到火車站前方的bus stop(SAINT VERAN (L ISLE SUR LA SORGUE) )等9:20班車,等到9:40仍不見巴士踪影,只好改搭火車前去Cavaillon,但如此則趕不上10:20的Ligne 15.3公車,只能等下一班12點多的班車,這麼一來在Cavaillon又多出近2個小時的空檔,Cavaillon當地並沒有什麼景點,甚至找不到遊客中心,只好到市區街道走走逛逛,消磨時間!

  Cavaillon Cavaillon   Cavaillon市區

Cavaillon的巴士站(Gare routière )在火車站旁,當天巴士班次似乎很少,整個候車空間空盪盪,偶爾才有車輛進出,等車的乘客也寥寥無幾,更不可思議的是售票站也空無一人,原猜想會不會是中午休息時間,但過了許久仍不見服務人員,隔著玻璃窗探頭往內瞧瞧,發現裡面竟空無一物!想找個人問問也找不到人,問其他等車乘客也一無所知!

Cavaillon   Cavaillon巴士站

我們逛了市區後距離車班還有一段時間,找了車站前的咖啡店休息,一方面觀察車輛進出情形。等著等著,等到車班的時間到了仍不見巴士進站,這時開始慌了,怎麼一回事?今天連等了2班巴士都落空,原計畫好的行程完全變調了!趕緊拿出時刻表出來再看看!

Cavaillon   喝著咖啡等候巴士

巴士時刻表都是法文,唯一看得懂的就是阿拉伯數字,而當天並非假日,照理說時刻表上的車次應該都有營運……,再仔細看一看,表格上的班次似乎有分時段,難道是暑假期間没有車班?如是,這就可以解釋為何我們今天都等不到巴士了。

因為已經耗掉半天等車了,不想浪費時間再等待不確定,當下馬上決定更改行程去馬賽。

事後透過手機翻譯軟體查對,Ligne 15.3巴士在暑假期間自7/6起是不營運的,即使Gordes 和Roussillon是熱門的旅遊景點亦然!

很多國家為了發展觀光都有提供多語旅遊資料或建置多語環境,但之前看過一篇文章提及高傲的法國人卻認為你既然要來就要自己設法瞭解法語,而不是他們來遷就觀光客,所以,巴士不行駛就是不行駛,管你觀光客坐不坐!!而看不懂法文更是你家的事!

只是,部分巴士在暑假期間不行駛為何索格島遊客中心的服務人員没有告知,難道他們也不清楚嗎?如果是的話,他們怎能協助遊客呢?難道没有人遇到類似的狀況嗎?

馬賽車票   計畫外的旅程—馬賽

 馬賽是法國第二大城市、最大的商業港口,同時也是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的首府,從一些資料讀到馬賽除了以漁港、馬賽魚湯(bouillabaisse)聞名外,還以扒手多得令人卻步,加上對大城市較不感興趣,因此原先並没將馬賽列在行程內。因在Cavaillon等不到去Gordes 和Roussillon的巴士,事先又没做足功課,一時之間不知鄰近有什麼景點可去及有什麼車子可到,又不甘心繼續耗著浪費時間,乃決定去馬賽走走!

從馬賽車站往港口方向走,主要街道相較這幾天走過的城鎮寬廣許多,但伴隨而來的是髒亂和混雜,尤其是還有不少乞丐和流浪漢!

在下午最炎熱的時段走在不太愉悅的人行道上,心情已有點煩躁,猛然路旁溫度器上的數字躍入眼簾—“38℃”,氣溫竟然比臺北還高!頓時覺得眼前的景象在跳動著,有如海市蜃樓!——原本想逃離台北的酷暑,没想到卻又鑽進另一座烤箱,只是還好這裡的濕氣不像台北那麼重,不致於燠熱難耐!!

 馬賽車站   馬賽車站 馬賽車站

    馬賽車站  馬賽車站內竟有一台鋼琴 

            馬賽市政廳馬賽市政廳    馬賽港 馬賽舊市區馬賽港    馬賽港 馬賽 馬賽港

  馬賽 馬賽徒步街攤販

在旅遊書上看到有關馬賽皂的介紹後,找尋馬賽皂便成了老F這次旅遊的重點;原以為只有在南法才買得到馬賽皂,但在安錫發現馬賽皂的專賣店後,此後每到一個地方遇有販賣香皂的店,他必”不自主”地被”磁吸”進去,端詳比較一番!而既到了馬賽,更怎能錯過?只是逛了主要商業區和港口邊的2家專賣店,事後才發現原始老店另有其店,遺憾之餘要寧寧去馬賽時一定要去老店幫他買個馬賽皂!      馬賽_ 馬賽皂    

而馬賽皂何許「皂」也,為何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據說馬賽皂的原型起源於敘利亞,已有上千年歷史,製作材料採用廣布地中海沿岸的橄欖油月桂,其製作方法隨著十字軍東征,經過義大利西班牙,最後到達法國馬賽。因為馬賽一直以來都是歐洲的海港貿易中心,製作肥皂的一些原料取得都很方便,再加上鄰近的普羅旺斯就有栽種橄欖,因此不管是橄欖油或是其它所需的原料供應都無虞,也讓馬賽逐漸成為肥皂製作的重鎮。

1688年法王路易十四對皂的生產規定「只允許在香皂的製造過程中使用海草灰、火鹼或者鹽鹼植物灰,不允許使用動物脂肪、黃油以及其他各種油脂;只允許使用純橄欖油,不允許使用橄欖油和其他油脂的混合物,違者沒收所有商品。」   並將製作馬賽皂的獨占權交給了馬賽地區。唯有符合法規製作的肥皂,才有資格被稱為“馬賽皂”。當時的馬賽皂是用100%橄欖油+鹼+海鹽做成的,整個比例橄欖油佔72%,鹼和海鹽等佔28%,後來因橄欖油欠收及降低成本考量,將其配方修改成「油脂中含橄欖油72%+其他油脂28%」,因此肥皂商在製作馬賽皂時,會在肥皂表面打上72%的鋼印。如今,“72%”除了代表植物油在肥皂中所佔的比例,更是純正馬賽皂(Savon de Marseille)的血統證明。

         馬賽皂聯盟   馬賽皂專業認證標章

 官方定義 

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馬賽皂」這個詞語並不是指產品的原產地,而是指從20033月起,製作方法通過法國競爭政策、消費者事務和欺詐控制管理總局所承認的香皂,受到法國財政部保護。該製作流程被法國清潔品、維修品和工業衛生用品協會作為一項標準記錄在案。該項標準確定了四個基於歷史的生產流程步驟,包括混合/熟化、除雜、清洗以及清理晾乾,還要求產成品必須至少含有63%的脂肪酸。它也規定了油脂的主要成分,必須除去橄欖渣壓榨出的油所含的油酸以外的其它所有種類油酸。為了符合關於化妝品中的動物原料的歐洲標準EC 1774/2002,它也承認了加入以牛油作為主要成分的產品的質量。

其實,這個「馬賽皂製作標準」還限制了添加劑的種類,特別排除了表面活性劑的使用。添加劑必須按照關於市場中化妝品、清潔用品和盥洗用品的EC 76/768規定來使用。這項標準的推出,讓純凈的馬賽皂與其它產品區別開來,也就是無色素、無香料、無添加劑三大特點。但是在馬賽,並不強制要求所有的生產商都按照這個命名要求來生產製造。這個命名只是說明了製作中的皂化過程很有「馬賽風格」,那就是一種利用腐蝕性強鹼發生化學反應來進行生產的流程——勒布朗流程。

這個標準非常寬泛,也讓不同背景與來源的香皂都能叫上「馬賽皂」這個名字。

在馬賽及周邊地區,僅存三家制皂商繼續按照三個世紀前的方法製作香皂:La savonnerie Le Sérail 塞哈爾皂坊、La Fer à Cheval馬蹄鐵皂坊以及Fabre法鉑馬賽肥皂廠。法鉑馬賽肥皂場,還擁有一個法國馬賽肥皂博物館,可以讓人親眼目睹流傳百年來的馬賽皂真實製造過程。

 

 

 

 

 

 

 

 

arrow
arrow

    karenl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